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

2021-11-25 合山装修公司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不仅是数字变化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之前,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曾经在去年提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到5000元,今年在人大会议报到时,再次提出抬高个税起征点到1万元,曾引发媒体强烈反映。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个税改革计划,不能简单说是对人大代表前几天的回应,因为本届政府一向重视减税,而且重大政策的酝酿早有周期。不过,这种呼应表明了社会各界对此话题的共识性,尤为可贵。

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法》是2011年修订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起征点是3500元,即一个人每月从雇主处的各种收入(包括加班工资、奖金等)如果是3501元的话,则超额的1元钱必须缴纳所得税,税率随着超额数额增加而提高,为3%-45%不等。其他一次性报酬、稿费等各种所得也必须纳税。

7年过去了

有效调节了楼内的小气候。 ,3500元的购买力显然已经今非昔比。现在看起来,这个收入额减除费用的确是太小了,甚至有锱铢必较、与民争利的嫌疑。上一轮《个税法》修订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居民对税负的痛感加深,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刺激意义变得更大。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全球吸引投资的减税战争加剧,也使得我国的减税的内部必要性和外部紧迫性同时具备。

本届政府的基本纲领是简政放权,而减税的逻辑与此是一脉相承的,即放手让市场主体能支配更多的资源来发挥自我的活力、对资源予以基础性的优化配置,而不是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从居民处征收货币后再施加分配。

五年来,中央政府多次实施减税方案。波澜壮阔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虽然是更复杂的制度变迁,而非简单的数字增减,但不让企业在此过程中实际税负加重,始终是国务院关注的一个主题。例如2017年4月就宣布过一轮重要减税措施。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又指出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等。

相比之下,涉及更多行业人群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亮点。除了工资薪金起征点提高外,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可谓是从数量到质量的一个飞跃。扣除的意思是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例如在原来的起征点下,一个人月入6000元,那应纳税所得额是2500元。而在新制度下,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的合理支出是2500元的话,那他就一分钱的所得税都不用交了。这既能减轻居民负担,还可鼓励大家增加对教育医疗的开支;既不用因为缺钱而扛着不看病,也能抬升人力资源水准。

不过,个税扣除需要配套制度支持,如对教育医疗费用支出的核算和月际平摊与人际平摊,如子女每学期学费是交纳当月扣除,还是按月平摊;所负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的医疗费能否扣除等。或许落地前还需要一个论证过程。

相比之下,个税起征点改革更简易的突破口是提高非工资收入的起征点。例如一次性劳务报酬的免税减除费用是1980年定下来的800元,当时这比大部分人一年的收入还多;稿费的免税减除费用是1993年定下来的800元,当时也是很大一笔钱。工资起征点从800元抬高到3500元的过程中,劳务报酬、稿费的起征点却没变过,多有不妥,也值得改变。

总之,个税改革值得期待,大家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是工资免税额3500元这一个数字是变成5000元还是10000元。教育医疗费用扣除和其他可能的免税额变化,更值得关注。(来源:凤凰 作者:缪一知)

银川治疗妇科
伊春哪家医院牛皮癣好
玉溪白斑疯医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