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国际资本监管框架梳理荐股哈

2022-02-07 合山装修公司

金融:国际资本监管框架梳理 荐 股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国际资本监管框架梳理银行业的风险和收益如影随形,减值准备吸收可以预期的风险即问题贷款的潜在损失。而资本的作用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事前约束金融机构过度冒险;第二,事后吸收损失,而这个损失一般是非预期或者说当前难以察觉到的。目前巴塞尔协会成员已经扩充到27个国家和地区,从1988年巴塞尔协议I至今,一个基于风险的银行业资本监管架构已经比较成熟。

巴塞尔I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风险加权形式衡量表内和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但该文件仅考虑了信用风险并没有囊括银行业务的其它风险,比如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巴塞尔II构建了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自律,分母项不仅加入了信用风险,还包括了操作风险和交易账户下的市场风险资本所对应的风险加权资产;但是巴塞尔II尚未关注系统性风险,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对交易账户、表外账户和“影子银行”等关注度也不够。巴塞尔III在最低资本要求方面,引入了杠杆率等监管指标,并提高了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在检测商业银行的资本方面相辅相成:资本充足率弥补了杠杆率监管中对资产风险水平的忽视,杠杆率又较好地避免了资本充足率监管中可能存在的顺周期和监管套利。

从美国经验来看,银行业的资本实力是不断增强。在巴塞尔协议出现之前,美国银行业采用资本比率(比如资本/总资产不低于7%等)来控制杠杆。作为第一批巴塞尔协会成员国,在巴塞尔协议I开始实施时美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有一个跳升的过程,而后自199 年至2008年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破产银行数量的增加,行业洗牌加之监管加强使得行业资本充足率出现第二次上升。目前美国有十家银行控股公司采用了高级法,采用高级法的银行要求合并资产至少达到2500亿或者境外资产敞口达到100亿。这些银行可以对自身风险资产采用内部评级,但是必须接受更严格的逆周期资本要求。

对于采用高级法的银行,如果要避免分红之类行为受到监管机构的限制,最后的最低资本要求可能高达1 %。

从美国的资本监管经验来看,对银行进行分层分类监管是高效率的一种方式。

是不是“三公经费”数字小公款消费就真的少了 首先,监管机构根据资本充足率把银行分成资本非常充足、资本充足、资本不足、资本显著不足、资本严重不足这五类,然后分别采取监管措施;其次,联邦监管机构专门选择对大型的BHC进行压力测试,对大银行和小银行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在资本要求和资本划分上实施不同标准。

太原哪医院妇科好
治疗阴道炎的常用药物
成都治癫痫去哪里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