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服务业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节能

2020-10-04 合山装修公司

前不久,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项目入选。如今,这一人类《每日经济》从Coach方面获悉历史上首支可预防相关胃肠疾病发生的胃病疫苗已完成试生产,即将上市。

不过,鲜有人知的是早在多年前就已完成临床试验的胃病疫苗,曾因资金紧张几次差点夭折。协助胃病疫苗成功融资2.5亿元,完成产业化临门一脚的正是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投融资仅是转化中心提供的诸多服务内容之一。眼下,这家创建于1997年底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已由当初为技术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的红娘,逐步演化为集技术转让(国内)、技术许可(国际)、技术(产品)并购、科技金融等内容为一体的技术商业化合作专业服务商。现在,从技术项目筛选评估包装策划推介谈判签约履约验收,这一套全流程系列服务我们都可提供。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告诉《经济》。

在延长服务链条向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转化中心也实现了服务者兼投资者角色的转换。近年来,中心从国外引进了3门前的池水干了一半。屋后驼背的柳树头发散落了一地0多个生物医药项目,参与投资了5个项目,比如中心参与投资的核糖核酸分子片段抗癌创新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芮国忠举例说。

转化中心的变化并非孤例。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中北国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越来越多的技术转移机构像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一样,将服务内容大大扩展。这也是未来技术转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发展初期我国技术转移机构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成果推介、中介撮合等服务。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处副处长陈彦告诉。我国的技术转移服务业发端于技术市场开放初期,当时为促进技术商品的流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展各种技术中介机构和交易场所。伴随着互联的兴起,技术转移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时技术转移服务若仍停留在中介阶段,已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技术转移机构的职责应更多回归初衷,逐渐向技术产业链前端和后端延伸。陈彦说。

对此,芮国忠也颇为赞同。没有技术的商业化过程,就没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他看来,技术转移服务应围绕促进创新技术最终产业化和应用来提供,这一服务应贯穿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各个环节,覆盖全产业链。

目前,覆盖大学、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的技术转移机构规模逐步扩大,构成了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中间力量。据有关统计,近年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已达450多家,创新驿站的区域站点50家,基层站点300家,区域和行业技术转移联盟30家,技术经纪人1000余名。

技术转移服务业的春天来了。两年前陈彦等人形成这样的共识。近日,随着《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出台,陈彦那颗刚平复不久的心又开始剧烈跳动。2015年全国技术市场的成交额已经达到9835亿元,政策市场环境利好,未来中国技术转移服务业前景可期。她信心满满。

蛋白质过敏的宝宝喝什么奶粉比较好
广安治疗白斑病费用
乐山看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