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红映龚州平南县三级联创活动走笔
2020-08-04 合山装修公司
党旗飘红映龚州 平南县“三级联创”活动走笔
新桂-广西陈仕平 通讯员 陈乘玲 宋朝文 区炎 采访刘钦才的时候,他总是质朴地笑着,话语不多。刘钦才是平南县大新镇新和村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在他家门口,醒目地挂着“党员中心户”的牌子。新和村党委书记刘业威告诉我们,刘钦才在广东东莞办有一家手袋厂,全厂600多工人中就有500多人是他从家乡带过去的。这些人每年多的能挣万把块钱,少的也有六七千元。去年,新和村60多公顷美国黑提子、水晶果、百香果等名优水果为农民增收450多万元。这里边也有刘钦才一份功劳:前些年为了带动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村党委决定办一个党员种植示范基地,但缺乏资金。刘钦才知道这事后,一下子拿出15万元,把基地办了起来。靠着基地的示范和带动,反季节蔬菜和各种名优水果在新和村越种越多。在古称“龚州”的平南大地上,像刘钦才这样勇于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农村党员不胜枚举。这是平南县在“三级联创”活动中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促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今年4月,该县获得“全区首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称号。三级联创:上下联动现活力在平南县,从县四家班子领导、乡镇党员领导到村“两委”委员,人人都分别有自己的“三级联创”联系点:县领导每人挂一个乡镇,联系一个村;乡镇领导每人抓一个村,联系一家农户;村“两委”委员每人包一个片(屯),联系3-5家农户。领导和干部们经常蹲点,为群众发展生产出谋划策和排忧解难。几年过去,这些联系点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增幅较大,成为全县“三级联创”示范点。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平南县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横向联动,纵向推动”的联动模式,采取领导联包、目标联建、人才联用、发展联帮的办法,全面推进“五个好”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和“四个好”部门建设。该县于2001年就着手制订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县联乡(镇)、乡(镇)联村、村联户、层层相联、环环相扣、互为保障、互为体现的组织领导络和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为了确保“三级联创”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平南县把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基层组织担任“一把手”,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力量。同时,实施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和党员培训工程,把全县2000多名县乡级干部、2500多名村干部全部轮训3次以上,全县70%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也进行了1-2次强化培训。还通过选派县直部门干部下乡挂职、乡镇干部下村担任村干部、乡镇之间干部互相交流等形式培养人才,锻炼人才。2001年以来,通过“乡土人才小高地”建设,共开发乡土人才762人,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187人,把2589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使634名农民致富能手成为合格党员。“三级联创”活动的持久深入开展,使平南县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活力。200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两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300元。化解纠纷:百姓利益大如天上墙公布的官成镇2004年“三个文明”建设领导分工一览表中“处置四大纠纷”栏里,每一件纠纷的具体性质、事件苗头概况、领导、负责领导和部门、处置时间要求等都一目了然。镇里的干部说,把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公之于众,就是一种承诺。工作目标化了,想偷懒都不行。在平南县,坟山纠纷与山林、土地、水利纠纷并称农村“四大纠纷”。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平南县各级党委、政府除了落实信访机构和健全领导接访日制度,还推行领导包案制度,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处理好农村“四大纠纷”作为“爱民工程”、“聚民工程”来狠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情、法、合、钱”并重,即以人为本,以民为天,对老百姓充满感情;处理纠纷依法办事;解决矛盾形成合力,一抓到底;舍得拿出钱来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让他们得到实惠。198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同和镇燕滩电站,库区附近有7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2100多户农民受淹。由于受淹补偿等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群众怨气很大,导致库区群众长期用电不装电表,不交公粮,不搞计生。用县委书记莫亦翔的话说就是“全都乱了套了”。偷电、用电不交电费的现象无法解决,致使同和镇在农村电改造中不能列为改造对象。电价高、用电不正常,成为制约该镇经济发展的“瓶颈”,群众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求改的呼声十分强烈,集体上访现象时有发生。“百姓利益大如天。”2003年9月,莫亦翔亲自深入库区,走村串户了解情况。随后,县委、县政府决定:从财政中拿出170多万元补贴受淹农户,并从电力、水利、公安、政法、调处办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驻同和镇,吃住在村,对库区用电秩序进行彻底整顿。经过两个多月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20多年悬而未决的燕滩电站历史遗留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如今,库区农户家家都装上了电表,农村各项工作也有了很大起色。像燕滩电站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平南县就解决了39件,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计利当计平南利,求名应求龚州名。愿作浔江一滴水,化作甘霖润大千。”莫亦翔的诗句,道出了平南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声:作为人民公仆,就要老老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利益!联合致富:党群携手奔小康“三级联创”的目标在于求实、求富,全面加快小康社会特别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在平南县农村采访,谈到农民增收问题时,各级干部提得最多的就是“党群致富联合体”这个名称:石硖龙眼致富联合体、瘦肉型母猪养殖致富联合体、运输致富联合体、种桑养蚕致富联合体等等。所见所闻,强烈感受到,这些各种各样的党群致富联合体,确确实实已经成为党员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载体;一大批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党员通过创办党群致富联合体,正在成为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目前,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以党群致富联合体为依托,全县共有6700多名党员、11万农民走上规模养殖之路,形成瘦肉猪、良种牛、水产渔业基地130多个。侯建英是平南县镇隆镇社垌村一名普通党员。前些年参加县、镇举办的农村科技致富学习班后,她利用掌握的技术种桑养蚕,生活越过越红火。2000年,侯建英从外地引进价值1万多元的优质高产蚕种、桑苗,扶持左邻右舍、贫困户和周边群众种桑养蚕,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并保价回收蚕茧。收茧季节,她还利用下等茧加工蚕丝棉被,吸收村里20多名农民就业。如今,侯建英正在筹建一个投资170多万元的纯桑蚕丝棉制品厂,并着手培育100亩优质桑苗免费扶持养蚕户,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党员黄远球原是一名工人,下岗后艰苦奋斗发家致富。2000年他建起一个瘦肉型种猪场,以“公司+农户+服务+流通”的模式,创办了瘦肉型母猪养殖致富联合体。种猪场免费为农户提供饲养管理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配种等服务,并与农户签订联营协议,按最低保护价每头120元的价格回收农户饲养的仔猪,当地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保护价时则以市场价格回收。有的农户购买猪种资金有困难,黄远球就负责在信用社为他们贷款,回收仔猪时再扣回贷款本息。目前,加盟黄远球瘦肉型母猪养殖致富联合体的农户已达1.03万多户,饲养二元杂母猪3万多头。农户每饲养一头经产二元杂母猪,年纯收入超过2000元……党旗飘红映龚州。正是有了像刘钦才、侯建英、黄远球等一大批勇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平南县“三级联创”活动才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古老的龚州大地上才充满了无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