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坚守覆盖

2022-02-21 合山装修公司

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坚守、坚强、坚韧,诠释着教师的职责。他们生活的环境偏远、贫瘠,他们工作的环境简陋,但他们用诠释了 一个都不能少 的真正含义。他们,撑起了自己所在山区的教育之梁。他们贫穷却富有,他们孤独却充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毛沟镇巴科村,距离县城还有80余公里崎岖不平的山路,白坪学校巴科教学点就设在湘渝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只有7名学生,分为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56岁的田洪柏是唯一的老师。他与大山为伴,在此教书已整整 年。

2011年9月1日,新学期的第一天,田洪柏老师领着学生举行开学升国旗仪式。旗杆是一根4米多长的竹竿,学生们佩戴着红领巾,仰望着飘扬的国旗,庄严!让人感动!仪式结束后,田老师敲响了用农民废旧犁头做的上课铃,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课。

教学点使用的是原村小学的校舍,校门和围墙没有了,只有破旧的办公室和教室各一间。 学前班的同学,请写一写;一年级的同学,请把课本翻到第2页,数一数1至10的数字;二年级的同学,这一堂课学的是长度单位 因为只有一位教师,田洪柏只能进行复式教学。

上世纪90年代,村小学有近 00名学生。后来,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生源逐渐减少,现在村里只剩下200多名留守老人和儿童。2000年,学校布局调整,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集中到中心学校上学。因地处偏远,县里保留了这个教学点,方便低年级的孩子上学。

1978年,2 岁的田洪柏当上民办教师,开始了他 年的执教生涯。 要让孩子走出大山 是他初握教鞭时立下的铮铮誓言。后来,当上面派来的教师陆续离开这偏僻的山村时,他选择了留下来,并在山里安家落户。

如果是的话 现在的7名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5岁,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们离学校最近的两公里,最远的4公里。每天放学,田洪柏都要送上一程。如果哪一天有孩子没来上学,他就会上门家访。家庭贫困的学生,他甚至为孩子垫付学费。

山里的农民最朴实,山里的孩子最可爱。有几个孩子我就教几个,不能让孩子耽误了读书的好时光。 田洪柏深情地说。

CFP/图文

乌鲁木齐男性功能障碍治疗多少钱
上海治疗男科费用
北京早泄哪家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