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多到一线转转

2019-09-14 合山装修公司

最近出差多,跑了不少城市。根据报社的规定,出差、或者休假旅行、或者假期回到家乡,总之每到一个地方,必须去到卖陶瓷的地方走走看看,搞些调查。作为报社的领导,当然要起带头作用,这段时间,自然就转了不少陶瓷市场和门店。

抱怨多,对总部意见大,是这期间走访门店的最大感受。

总部动不动就叫我们干这个,干那个的,不照办就给小鞋穿,急着要货的时候就拖着不给。

我们有意见反映不上去,绕开业务员去找领导,问题没解决,得罪了业务员,就有我们难受的了。

知道总部经常在为我们花钱,但就没有人来问问我们的需求,有些钱花在我们身上,我们都不知道。

搞的一些新东西好听不中用,还要收我们不少钱。

林林总总,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些人觉得,总部与经销商之间是一种商业关系,二者之间长期处于一种利益上的博弈,有些怨气,发些牢骚,应当属于正常,不应该大惊小怪,或者叫做小题大做。但是,于我来分析,这对于拥有雄心大志,一心想扩张规模、壮大实力的老板们,是一种不祥的信号。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厂家与经销商在利益上的博弈,我算是旁观者。

在这里,我先讲个案例。我曾经接触过顺丰快递的一位高管,他给我介绍了顺丰老板深入一线搞调查的做法。199 年,王卫和别人联手在顺德创立了顺丰。创业之初,王卫背着背包、拉着拉杆箱每天奔波于香港和广东两地。这样干出来的王卫,对一线快递业务相当熟悉。但他始终保持高度的危机感,不脱离一线,每年安排出几个月的时间,待在一线,摸一手信息。为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他有时还乔装成客户或快递员。现在,顺丰年营业额超过150亿元,管理的员工达15万人,但王卫仍然保持这一习惯做法。顺丰能够迅速做大,现在每年能够保持 0%的增长率,应当与王卫坚持深入一线这一习惯有很大关系。

毛泽东治党治国强调要多做调查研究,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下基层视察调研,称是接地气,他号召党员干部要走群众路线。

市场瞬息万变,不深入一线,就难以掌握一手材料,容易成为管理上的聋子和瞎子。在今年新锐榜颁奖典礼的高峰论坛上,鲍杰军提醒制造企业的老板们不要做聋子、瞎子,多去走访市场,了解终端真实需求。

有的企业老板认为,自己企业管理架构清晰,业务流程运转正常,所以获取前方信息的渠道是顺畅的。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多数企业设置清晰的管理架构和流程,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但这是事务流程,只解决了企业总部自身事务性的问题。企业最高决策层所需要的市场一线信息,依赖这个架构或平台是难以获取的。可以打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例如,一台动力机器,添上燃料发动以后就可以牵引既定的机械运转。如果需要知道被牵引机械能运转参数,就不能简单从动力机器入手来获取;应当研究被牵引的机械各个构件,从物理学、力学的角度对各个构件做出独立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数据计算所需要的结论。如果仅从动力机器入手来做测试,那就必须等待机械转不动了才知道结果,并且,是孤立、笼统的结果,不是细化、科学的结论。在这个比喻中,企业总部如动力机器,经销商如被牵引的机械。动力机器再强劲,若被牵引机械不配搭,最好的动力机器也是空转而已,发挥不出作用。

要做到最好的配搭,就必须掌握到配搭机械的真实参数。这个真实参数就需要老板们多去到一线,放下身段,多问一问,多摸一摸,不要指望现有的管理架构能够获取到前方最真实的信息。

心理学家常喜欢做一个口头传达信息的实验。A目睹一件事情发生全部经过后,口述给不在现场的B,再由B转述给C,C获取到的信息真实成分不到50%。

现在,一些企业的管理层级复杂,信息从一线经销商传到老板,经过的层级少则三级,多则五、六层。从业务员、大区经理、销售副总理、总经理,到老板,层级分明、森严。由下往上传信息,除受到这方面的压力,还可能受到各种利益的纠葛,企业最高领导获取的信息的真实性就可想而知了。

严格区分,深入研究,日常事务运转架构与获取一线真实信息渠道的差异化,是老板们不断走向成功的一门学问。

现在多数企业的老板就如同顺丰的王卫一样,是从一线干出来的,有的干过车间技术员,有的干过业务员,甚至有些原来就是做经销商的。这些老板现在多数在掌控企业的大局,手握企业的管理大权。但是否具有王卫一样长期深入一线的习惯做法,我作为旁人,可能掌握的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信息不多,不过,就我来到行业这几年所闻,这方面的故事少之又少。

老板们,多点去到一线,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也许就是基业长青的秘诀。

(作者系陶城报社管委会主任、总、总经理)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有什么区别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严重吗

肠易激综合征典型症状

石家庄最好的医院治性病
沈阳专治牛皮癣医院哪好
成都哪家妇科医院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