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博监督成新格局管理者理应善待拳

2020-04-28 合山装修公司

面对公众通过微博参与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的 不可逆转现象 ,社会管理者的媒介素养尤显重要 如果把2009年算成 微博元年 ,不到 年,微博这个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近日,从江苏溧阳某局长 微博开房 到 郭美美事件 ,再到四川会理县领导 悬浮照 ,诸多热点事件在微博上酝酿、发酵。以 郭美美事件 为例,无数 微友 参与爆料,相干发言就有64万余条。

这既让人看到微博的巨大力量,也让社会管理者看到,络与现实,无论是舆论场还是社会管理,都在打通交织,成为一体。 开房局长 自以为微博调情不会为人所知,却在民围观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而 悬浮照 暴光后,当地政府通过微博及时道歉,避免了又一起 虎照风波 。

当前,仅某微博用户就已突破1.4亿。微博风生水起,客观上推动了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公共沟通和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从陌生、茫然,到积极研究、利用,微博问政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执政实践。近日,广东、浙江等地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有关微博的学习和研讨,南京规定突发事件发生1小时内要进行微博发布,都是可喜的探索和尝试。

但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到今年 月,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仅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仅720个。巨大反差反映出一些社会管理者对这片舆论阵地的陌生。

尽管一些领导干部还不能适应微博时代的舆论新格局,但公众通过微博参与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象。涉及到政府决策、公共管理、领导言行的话题,常常能迅速成为热点。

实际上,微博上大多数人的 围观 或参与,归根到底还是出于关注地方政府工作的善意,出于帮助地方政府改进不足的诚意。正是这样的善意和诚意,使微博可以成为一个回应关切的最好平台。如果扬长避短、顺手推舟地做好舆论沟通和引导,积极通过微博平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及早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完全可以构建一个广泛参与、有序互动的微博舆论新环境,使微博成为社会情绪的 减压阀 、官民关系的 润滑剂 。

从论坛到微博,互联的飞速发展之下,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忱和能力都已极大提升。在微博屡现谣言以后, 流言粉碎机 、 辟谣同盟 之类反流言专区的出现,体现微博的成熟,也折射公众络参与水平的提升。然而,类似侵犯隐私、情绪偏激、造谣传谣的问题,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者更该以 善待、善用、善管 的原则,提高媒介素养,重视微博舆论场,回应社会关心,引导公众参与。

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 虚拟社会 管理创新,越早认识到这一点,工作就会越主动。

(人民)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
糖尿病患者腿抽筋补钙
哪家治疗脑梗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