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权不可能同时又是受教育义务力量

2021-08-17 合山装修公司

“受教育权”不可能同时又是“受教育义务”

发表在1月7日《新快报》上的《父母可代理孩子放弃入学教育的权利》一文曾受到一些律师朋友的批评。他们认为公法可以干预父母子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监护人必须送子女上学是通过赋予监护人协助义务来落实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受教育义务。

公法确实可以干预父母子女关系,譬如虐待罪、遗弃罪就是通过公法的干预来确保义务人履行最低限度的私法义务。问题是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协助强制受教育权的权利人入学。被强制的权利还是权利吗?也许感觉到了这种强制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做法非同寻常,所以有个律师加了条适龄少年儿童的学历教育程度,不仅关涉少年儿童作为个体的未来发展,还关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发展的理由。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如果孩子们能够受到适当的教育,能够较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国家也就为未来准备了合格的公民和纳税人,国家利益已经获得了实现。国家作为义务教育的义务人,居然对于权利的行使在权利人的利益之外另有利益,这是匪夷所思的。如果在义务教育问题上国家的利益与孩子的利益可能有冲突,需要强迫孩子,我倒要问问:到底谁是义务教育的权利人,谁是义务人?受教育者的信仰自由和人身自由如何保障?

孩子的利益最合适的代理人当然是父母。父母不送孩子入学的决定可能是不明智的。但父母不是伯乐,政府就是伯乐么?

Victor Luis并称 受教育的权利能够同时又是受教育的义务吗?作为律师应该明白,一项权利不可能同时又是义务,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同样是自相矛盾的。公民既没有劳动的法定权利(国家都给安排?计划经济时代也没做到),也没有劳动的法定义务(强迫劳动是奴隶制),劳动只能成为不可直接强制履行的契约义务。认为儿童有受教育的义务,不但将定义完全相反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而且同样会遇到人身义务不可强制实际履行的问题:如果孩子死活不肯上学,拿绳子捆绑在教室里享受权利?生育的权利和义务所带来的麻烦,更是罄竹难书。

还有什么权利同时又是义务的?估计其他人可能提到的,监护权和职权也经常被等同于监护义务和职责。不过仔细一点就可以看出,监护权和监护义务、职权与职责的内容虽然相同,但主体并不相同。监护权、职权都是权、利分离的产物,针对第三人的权由监护人、职权行使人为了被监护人或公众的利益而行使,监护义务、职责是对被监护人或授权机构(包括选举人、任命者)的义务。因此严格地说,监护权并不是监护义务,职权也不是职责。代理权与职权的结构相同,也是针对第三人(相对人)的,不可与对被代理人的法定义务或受托人(代理人)对委托人的委托合同义务相混淆。

我们不能为了给某一部或某一条现行法律辩护而置基本法理、与其他法律的矛盾、适用中的困境于不顾。当法律体系本身存在矛盾的情况下,从中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案属于法律解释,并不是在谈论自然法。受教育权利既然不可能同时作为受教育义务存在,我们当然应该选择跟其他法律(如人身自由)不相矛盾、也与世界法治文明相一致的受教育权概念,摈弃受教育义务的提法。

必奇蒙脱石散妈咪爱思密达哪个好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吃什么药
孩子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