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等被指国内外价差巨大谁惯坏了外资品

2020-08-08 合山装修公司

星巴克等被指国内外价差巨大 谁惯坏了外资品牌?

近日,媒体对于星巴克(专题阅读)原材料价格的大揭底,着实让热衷于星巴克情调的 小资 们大跌眼镜。据报道,一个星巴克的马克杯,国内售价100元左右,而美国的售价却仅有10美元,而价格百元的马克杯杯底却赫然印着 Made in China 。是什么纵容了洋品牌的如此高傲?

在国外,星巴克实际上只是一个大众化的品牌。以美国的平均年薪约5万美元计算,即约4100美元/月,每天喝一杯最多也不过4美元的星巴克,就相当于在中国喝一瓶最普通的饮料。然而,就是这个美国的普通 饮料 品牌在中国上千年茶文化的国度卖着高价却仍受到人们的追捧。

据一份全球多个城市的调研显示,星巴克在北京的价格高于东京、纽约、香港、伦敦等城市。其中,一款在伦敦售价3.81美元的星巴克咖啡到了北京变成了4.81美元,提升26%,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远远低于纽约、伦敦等城市。

其实,国内外价差显着的不只是星巴克,还有汽车、服装箱包、化妆品、奶粉品牌等。比如,国外二线服装品牌Levi s(李维斯),一条牛仔裤在中国要卖1000元左右,而在美国一条牛仔裤只卖30美元-40美元,折合人民币200多元;化妆品品牌CLINIQUE(倩碧)、箱包Coach(蔻驰)等在美国定为中端的商品,来到中国之后,都摇身一变成为了价格高昂的上等商品甚至奢侈品;尤其是洋奶粉,一些品牌国内外甚至有着近三倍的价差,却仍然是国内年轻妈妈们的首选。是什么原因使得高价的洋货总是会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追捧?

不可否认,多数洋品牌特别是一线品牌由于历史悠久、管理规范、信誉良好,以及品牌所传达的文化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集团近日共同发布的 亚洲品牌忠诚调查 结果显示:中国人心目中的前10名品牌都是外国品牌。在不少人眼里,洋品牌就意味着 高端大气上档次 ,甚至还有一些人把某个品牌是否在一座城市开店当成了评判这座城市层次高低的标准。

然而,国内消费者的盲目崇洋认为 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 便宜没好货 的消费观念却宠坏了这些来华发展的洋品牌:一些洋品牌用国内外两个标准管理中国公司,在生产、销售环节存在不少漏洞却有恃无恐;一些品牌屡屡出现质量问题后,却声称他们的商品销量一直很好,没有什么问题;也更是纵容了国外中低端品牌甚至国内生产的 贴牌 产品价格翻番后在中国出售。

洋品牌 的傲慢同时也映射出本土品牌难以突围之困:我国有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却没有一个世界级的品牌汽车;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箱包生产出口国,却出不了LV、爱马仕等顶级奢侈品;我国有着巨大的奶粉消费群体,却让洋奶粉垄断了市场。归根到底,本土品牌与 洋品牌 在产品质量、研发创新、品牌营销、企业文件等多方面是有着巨大差距的。

笔者认为,首先,应为自主品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为品牌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并联合各个部门加强市场监管,而本土企业自身也应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技术创新,研发等方面下狠功夫,创出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才能在已是世界品牌林立的中国市场中站立起来。其次,国内消费者应坚持适度、理性的消费观念,不可一味迷信洋品牌,摈弃攀比心理,杜绝盲目消费,不以价格、名气作为衡量商品质量的唯一标准。此外,还应注意运用国际一体化标准维护自身权益,防止个别洋品牌随意降低质量标准、损害消费者利益。

镇江白癜风治疗医院
沙眼
医院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