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款购买的私车牛

2022-01-04 合山装修公司

用公款购买的私车

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冰点观察 刊发了一个 时政社会特写稿 ,蛮有意思。说的是老黄小黄叔侄俩就 局长专车 的交流,老黄是局长专车司机,小黄是位普通公务员,小黄今年国庆黄金周来看老黄,发现老黄长假7天忙得不可开交,老黄这 7天行程 是研究 官场生态学 的范本,转录以下:

10月1日 ,局长好友的儿子结婚,老黄到婚纱店将公车装饰为婚车,然后接送新人,忙了一天。

10月2日,老黄一大早起床,把去旅游的局长公子一家三口送到机场,然后到邻近城市接局长父母来过节。

10月3日,陪局长夫妇及其父母到购物。中秋节将至,晚上陪局长各处送礼。

10月4日,到邻近城市接局长mm一家到局长家,晚上继续陪局长送礼。

10月5日,送局长mm一家回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境内 10月6日,到机场接旅游归来的局长公子一家。中秋节晚上,老黄终于在家吃了顿团圆饭。

10月7日,送局长父母,回来后送局长去酒店,局长给刚从外地返回的其他领导拂尘。老黄把喝醉的局长送回家后,已是夜里十二点多了

我们的假期比上班还要忙! 局长专车司机老黄在小黄眼前一个劲儿抱怨。抱怨归抱怨,专车还是要开。更有意思的是,在老黄的概念中,所谓 公车 就是 用公款购买的私车 。概括真是精到。你可不要被这个 涉嫌贪污 的定义给吓住,它永远是合法的 公车 ,只是它用起来比私车还方便,由于有专任的、全天候的、并且由公家 埋单 的司机。至于有的领导喜欢自己驾车,喜欢做点 停车做爱枫林晚 的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 公车就是用公款购买的私车 ,其实不是个案,颇具普遍性, 大家都是这样的 ;这早有数据给表明了:全国公车仅1/3用于公务(见6月23日《羊城晚报》)。局长的专车更是特权车了,用于公务的时间恐怕还没有1/3。有报道说,在香港是没有特权车的,港府车辆有统一字母 AM ,越是开AM政府车的人越要小心,因为被暴光的几率越很大(见9月8日《青年参考》)。香港没有特权车,是制度环境造成的。

公车问题的本质,就是治理体制问题,一个国家的治理体制不改不变, 公车 就会永久往 私道 上开,注定不可能治理得好,无论手段怎样翻新。谁不信我跟谁打赌。你看,新的数字已出来了:今年我国公车采购量创历史新高 去年全国政府采购公车花了600多亿元,今年则将一举突破700亿元,占财政部预计实现的3000亿元全国政府采购范围的近四分之一(见9月1日《报刊文摘》)! 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5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远远超过我国军费开支,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令人震惊 (见2005年12月7日《报刊文摘》)。所以某些国家那些一说我国军费就来气的人,若是听说 中国公车开支都超过军费开支 一定会十分满意, 回帖 猛 顶 。

公车作为权利性利益,其队伍的膨大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今后购买公车的力度还势必持续加大。公众似乎已对公车泛滥 视而不见 ,官员则对小车待遇 受之安然 。有个来自 侧面 的例证很能说明问题:国庆长假期间,某市出了一个公交大车祸,事后分管副市长才去体验了一把坐公交车之难,说发现的问题还真很多;这个类似于煤矿出事后领导才到现场的,立马在友那里引起一片嘘声。其实谴责官员个人是最没有意义的,谁都知道 副市长 以上的官员用甚么出行,除偶尔有媒体报道某市长去坐了一回公交车以外,每一名 副市长 都是用不着乘坐公交车的,他当然是 小车出入 ,这就是权力性利益,这是体制制度赋予他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近一份调查显示,在老百姓心目中,部分党员干部不再是 人民公仆 而是特权阶层; 许多人反映,在用车、住房、医疗、子女等方面,干部阶层明显与老百姓之间拉开了距离 (见10月25日《报刊文摘》头版头条转载《社会科学报》10月19道)。这种 距离 越大,社会就越不和谐,这是肯定的了;而 严禁公车私用 的手段是想 缩短 这种距离的。所以,故事中的小黄问老黄: 现在不到处都在 严禁公车私用 么? 老黄答: 小孩子!这类政策也就是对社会有个交代而已,哪有什么实质意义呢? 报导说,老黄说完哈哈大笑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经常便秘怎么办
参灵草主要成分
腹痛腹泻吃什么药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