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常回家看看首案在江苏无锡宣判p

2020-04-18 合山装修公司

“常回家看看”首案在江苏无锡宣判

昨天上午,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对一起老年人养活案件开庭审理,法官当庭宣判,要求子女 常回家看看 ,平时最少要保证两个月看望一次,重大传统节日最少看望两次,除夕至元宵节之间必须最少看望一次。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是全国首例对 常回家看看 诉请的判决。

自从出现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草案中以来, 常回家看看 入法的可操作性就饱受质疑。昨天下午,晨报采访了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起草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肖金明认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是政策性,而非法律性义务,新法旨在提倡和鼓励。

新法背后:老龄化重压

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2.48亿,占总人口比例17.1%

从昨天开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行。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常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上述条款被公众认为 常回家看看 写入法律,意味着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新法还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时,应当优先照顾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此外,该法还提出,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

新法的出台实施,和我国社会的老龄化不无关系。截至去年底,全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5亿,占到总人口的13.7%。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会到达2.48亿,占我国总人口比例将会到达17.1%,年均增长速度将会到达3.23%。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发展阶段,以后将会进入一个稳定的重度老龄化社会,在这个期间中国老年化人口将会保持在亿之间,占总人口比例将会到达31%。

新法首判:无锡老太胜诉

法院的判决中有:每两个月最少到原告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除夕夜至元宵节的春节期间,应当至少予以看望一次等

昨天上午,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养活案件,并当庭宣判。案件原告的一个诉请,是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这也是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后的全国首例案件判决。

昨天下午从北塘区法院得悉,4月3日,77岁的老太储某到无锡北塘区法院起诉,要求其女儿女婿履行物资和精神两方面的赡养义务。原告储某诉称,2009年8月,原告的老伴去世。2012年8月,原告与女儿一家不和搬离女儿家。原告提出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由女儿女婿解决房租并定期看望。但从去年9月至今,女儿一直未来看望。

原告储某向法院提出三条诉请: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由被告女儿女婿每月支付住房补贴600元;要求女儿女婿支付以往的部份医疗费;要求女儿定期及在传统节假日至其住所予以看望、问候。

法院支持了原告诉请,昨天上午判决如下:一、被告女儿女婿每个月支付600元的房租费;被告女儿在判决生效10日内支付原告医疗费8000元;第三,被告女儿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每两个月最少到原告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端五、重阳、中秋、国庆节、元旦最少安排两个节日期间内予以看望;除夕夜至元宵节的春节期间,应当最少予以看望一次。

法官还当庭指出,如果子女不实行看望义务,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直至拘留。

北塘区法院院长袁挺在庭审后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法律介入对老人的精神养活只是一种手段,做出上述判决也是无奈之举。双方之间达成谅解,重建良好的父母子女关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才是法官所希望看到的。此次案件的判决,只是一个尝试,实际效果如何,还需司法实践进行检验。

新法辩论:可操作性弱?

专家称旨在倡导,法律条文中用 鼓励 20次, 提倡 7次, 制止 只有2次

假如上述被告女儿和女婿仍不履行探望义务,即便罚款甚至拘留,也将无法满足老人精神慰藉上的需求。即使在首例案件判决之后,新法的可操作性仍然遭到质疑。

昨天下午,晨报就此采访了参与起草该法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肖金明表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具有鲜明社会法属性的法律,所以从鼓励、提倡的角度设定条文。 这些条款能产生明确政府、社会、个人的效果。它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法律起到倡导和指引作用,能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和家庭文化建设结合,使这样的条款所承载的孝文化和传统价值深入人心,每个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认同和履行道德和法律叠加在一起的。

统计也发现,在新法总共八十六条条文中, 鼓励 一词共出现了20次, 提倡(倡导) 则出现了7次,而其他法律条款中常见的 禁止 一词只出现了2次。 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类具有鲜明社会法属性的法律中,加入子女常回家看看之类的伦理道德要求,无损法律的权威性,更多体现了法律的指引和教育作用。 肖金明告知,能否根据 常回家看看 条款进行诉讼,这是可诉性方面的问题,可以讨论。 实际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很多政策性条款,都难以成为诉讼的依据,但它们可以成为评判是非、行政问责、调解家庭纠纷的重要原则。

肖金明认为, 常回家看看 写入法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突出了老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目前老人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尽管大家都不希望通过诉讼解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纠纷,但在老人需要诉讼时有了法律依据。其次,希望借此激活和探望老人相干的其他法律条款,比如和劳动法有关的探亲假,目前社会都不重视这个假期。 常回家看看 这1条款,增加了社会对探亲假的关注度,增强了探亲假的可行性。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经常心绞痛

有什么办法能消肿止痛

治疗白带多的秘方

阴部潮湿长疙瘩怎么办
心肌缺血st段改变严重么
治疗关节疼痛的中药有哪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