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访舞蹈家杨笑阳

2021-11-04 合山装修公司

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访舞蹈家杨笑阳 人民陈原 舞蹈家杨笑阳是国家一级编导, 他创作的回族历史舞剧《月上贺兰》,独舞《千层底》《枫叶红时》,群舞《穿越》《跨越》等,先后获得过中国舞蹈 荷花奖 ,文化部 文华大奖 ,还入选国家舞台艺术 十大精品剧目 ,尤其是他执导的舞剧《铁道游击队》,曾荣获 五个一工程 和文华剧目大奖,被誉为当代舞蹈艺术的经典之作。作为我国舞台近些年的活跃人物,杨笑阳这几天静心学习了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自己多年创作舞蹈的切身体会,他认为,习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文艺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你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哪些问题感触最深?

杨笑阳:习总书记所提及的 在文艺创作方面,文艺作品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 高原 缺 高峰 的现象 ,对我触动很大。优秀的作品不能以量取胜,而应该精益求精,以质取胜,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精深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体现与精良的设计制作。近些年,文艺作品抄袭模仿成风,千篇一律的创作比比皆是,这不仅损伤了文艺的社会作用,而且市场效益也不高。

:文艺创作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杨笑阳:原因有多种,比如缺少艺德,比如忙于赚钱,比如无暇沉下心来积淀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远离生活,远离人民。习总书记说: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这句话不禁让我回想起我在2009年接到编创舞剧《铁道游击队》的任务时,几度深入山东创作采风的往事。 采风 前后,我的创作理念与编导方式截然不同,可以说,采风之后的舞剧创作,是对采风之前创作理念的彻底颠覆,而且在精神上也是一种洗礼。

:舞剧《铁道游击队》在编创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杨笑阳:舞剧的主体舞蹈语言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点,也是一个编导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舞剧音乐的选用,则是决定整部舞剧成败的主要因素。未去山东采风之前,在舞剧主体语汇的运用上,我的内心十分纠结,因为在2009年的时候,外来艺术语汇不断冲击我国的舞台,所以我不知道是用流行的艺术语言好呢,还是运用山东当地的胶州秧歌和海洋秧歌作为主体语汇更有意蕴?当我亲耳听到曾经目睹铁道游击队风采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讲述当年的故事, 铁道游击队在每次打鬼子胜利后,都会在微山湖边跳起胶州秧歌和海洋秧歌 ,就决定还是运用源自人民生活中最真实的动作语汇 胶州秧歌和海洋秧歌作为舞剧的基础最好;而当我真正听到有滋有味的山东地方音乐的时候,也同样下定决心要以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与调性,作为舞剧的主旋律。如此,才使得舞剧《铁道游击队》终于有了 精、气、神 。

:舞剧《铁道游击队》已经成为一部当代经典,你认为其中最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最终引发了这场意外。 杨笑阳: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必须扎根生活。当我深入山东地区人民的生活时,那些曾身经抗战的老人们是那样的真诚,那种夹带着浓厚土地味道的倔强精神令我深受感动,而当他们讲述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的时候,似乎让我真正看到了当时山东人民的粗犷、豪迈的性格,这让我在舞剧《铁道游击队》中塑造人物形象时获得了灵感。舞剧中无论是情节、语汇、音乐,还是服装、道具、布景等,都真实表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体现了一种历史的精神。

:今后,你认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怎样在文艺创作和为人处世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笑阳:我们应该将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殷殷期望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以作品作为立身之本,注重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汲取灵感与素材,牢牢把握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始终在自己的创作当中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以真情打动观众的心灵,传递 真善美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更应该是为人处世所遵从的准则;而通过文艺创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当然,这种传播不是生硬地喊口号,应该是用文艺的美、文艺的特有语言、文艺的独到魅力来传播。其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创作的首位,就是文艺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体现。

西宁医院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遂宁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长沙哪家治男科医院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