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追责追的不仅是环保官员哈

2021-12-22 合山装修公司

观点:环境追责追的不仅是环保官员

对于普通的皮肤过敏可以用中医里的 玉屏风散 、 荆防败毒散 治疗。 近日,中组部对外发布《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办法(试行)》。《办法》确定了 党政同责 的环境损害事件问责原则,并明确提出 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

在环境问题频发的语境下,这个《办法》的出台被寄予厚望。 终身追责 免责官员两年内不得升迁 等,均是媒体所关注的亮点。不过该《办法》更值得关注的一个导向,是明确了环境问题的主要对象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

过去遇到环境问题,舆论主要谴责对象一般是地方环保部门。从理论上,环保官员 守土有责 ,如果没有尽到监管,对辖区内的环境损害当然要担负。可是在现实中,一个地方的决策,比如重要的招商引资工程等,往往都是由地方 一把手 说了算。即便某些工程会带来环境隐患,处于权力弱势地位的环保官员,往往也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这就是现实中长期存在的 权责不对等 ,对于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那些拍板决策者,不需要为环境问题承担;而环保官员人在屋檐下,很难监督到顶头上司那里去。因为这种 权责不对等 的关系,一旦出了重大事故,太严厉地问责环保官员,对当事人来说显得有点 冤 ,不问责在舆论上又交代不过去。最后很可能就是问责的板子高举轻放,最终一团和气糊弄过去了。

新《办法》的出台,或许意味着 权责不对等 局面要告终结。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都有了 清单 ,一旦发生环境损害事件,要追的就不仅是环保官员是否失职,还要深入追究当地党政 一把手 们,在决策等层面是否存在问题。从过去的经验教训来看,一些重大的环境事故背后,往往是地方政府大面积地失守,而其根源就在于地方 一把手 们在政绩等因素的驱使下,对环境法规等视若无睹。而明确他们的,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地方政府 一把手 错误的执政理念。

权力越大,越大。这句话在环保领域当然也适用。但需要提醒的是,权力越大,追究也会越难,执法的阻力也会越大。地方党政 一把手 均纳入环保追责的范畴,理论上当然是好事,但现实中能否清晰地界定他们的,能否对损害环境的高级别官员问责到位,则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执行力。

按照《办法》规定,负责作出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一般应当将追究决定向社会公开。公开是最好的检验。新《办法》既然已经实行,希望在一些引发关注的环境损害事件之后,相关部门真正能按照 党政同责 终身追责 的原则,展现环境追责的威慑力。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证明《办法》的权威和效力。

(敬一山 媒体评论员) )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西宁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长沙哪家医院白癜风医院好
拉萨白癜风医院哪家医院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