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捡废品换来资金建书屋了

2021-11-19 合山装修公司

七旬老人捡废品 换来资金建书屋

( 徐艳洁 报道)家住石家庄建北街道棉一社区的王铁岭老人今年已经74岁了,老人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每天都会去捡废品。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老人凭借着自己的双手,竟然捡出了一个书屋。

王铁岭,今年七十四岁,祖籍保定市博野县东营村,退休前是石家庄某国有企业的一名工人。退休之后的王大爷一直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拾废品。像什么废纸、饮料瓶、旧纸壳等这些别人眼中的废品,在王大爷眼中可全都是“宝贝”。为了能好好的储存和保管这些“宝贝“,王大爷可没少动脑筋,他在楼下的围墙边垒起了一个池子,专门用来存放捡回来的废品,就连砖墙的空隙里,也塞满了大大小小的塑料带,方便他出门捡废品用。

王大爷告诉,他捡的这些东西,别看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整天丢,刚开始他把它们放在楼道里,每天都会少一点。后来就想办法,多留意点,现在倒是好多了。

王铁岭和老伴儿都是国企的退休工人,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退休金。那么,王大爷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捡废品呢?这还得从王大爷的另一个爱好——读书说起

。王大爷告诉:卷塞桌柜书叠床,渴饮文明作食粮,开卷有益溢馨香,婵卷乐伴读书郎。

王铁岭老人自己所写的诗集——《读书》,也许最能反映老人的读书生活。在王大爷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书籍。王铁岭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初中毕业就参了军,但是由于酷爱读书,因此手中从未放下过书本,闲暇之余,还经常发表一些自己的小文章。读书让原本文化程度不高的王铁岭尝到了不少甜头,因此,王大爷就想给家乡的孩子建个书屋,让村里的孩子也能多读些书。可是,盖书屋的钱哪来呢?王大爷想到了捡废品。

王大爷说,他每天早上看报纸,下午就骑着车子去捡废品,围着石家庄的大街小巷捡,不一会儿就能捡一大车废品,其实这是一个攒钱的好办法,积少成多嘛。

我们会像对这个国家的其他城市一样 王铁岭老人平日的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家中至今仍使用着几十年前,他和老伴结婚时的家具,10块钱的大衣柜、2块钱的小木桌。没有丰厚的收入,“捡废品”就成了王大爷盖书屋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说起捡废品这件事,老人的言语中,总是透露着乐观和坚定。

王大爷说,捡废品,还能锻炼身体,一弯腰,一抬起来,就锻炼了。刚开始捡废品,那会儿地面没现在扫的这么干净,到处都是纸、人们车筐里掉出来的,他就捡,扫马路的人都开玩笑说他是清洁工。

每天下午捡废品,已经成为了老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而盖书屋,则成了老人多年来捡废品的动力。可是对于老人的这一举动,很多人都不理解。

王大爷告诉,有些人在马路上看到他了就说,一定是一个劳改犯,放出来了吃不上饭,就来捡破烂,就连老伴和小孙子也不支持他。跟小孙子出门看到有废纸就捡起来,小孙子就拉着他,不让捡,嫌丢人。王大爷说他觉得这是好事,不丢人。

为了盖书屋,老人不仅捡废品,还时刻留意着捡一些废弃的玻璃、砖头和塑料布等盖房用的材料。去年5月,老人带着积攒下来的废料和捡废品卖的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保定市博野县东营村。可是,由于老人的经济能力有限,很多盖房用的材料都是捡来的废料,盖起房子来,既费时又费力,很多工程队都不愿意接这个活。于是,王铁岭决定,自己干。可是,对于74岁的老人来说,盖房子谈何容易。

王大爷说,最难的是砍树,砍一棵树都要砍上百次。因为这个脚要不停的用力,所以指甲都黑了。

从2010年6月开始,王大爷就把自己关在院子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盖房子,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老人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的把书屋建成了。

王大爷告诉,房子的砖,横着的竖着的,他也不懂,垒的都不平整,地面也抹不平,地上的瓷砖,各种颜色的都有,全是他捡来的。

书屋建成了,王铁岭欣喜的给书屋起了个朴素的名字——农民书屋,并且把自己的藏书一箱一箱的运了过来,王大爷说,过不了多长时间,书屋就能正式开放,让孩子们来读书了。为了能不断改善书屋的环境,补充更多的书籍,王铁岭老人说,他准备继续把废品捡下去。

王大爷表示,让孩子们都多读书,是他最大的心愿,只要他还有一口气,还能弯下腰,就会不停的捡废品。

混合性阴道炎宫颈糜烂三度
太原治疗早泄医院
梧州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