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在那些空白处文学依然活着呢

2021-11-15 合山装修公司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要不是王蒙的家人于去年在整理旧物时发现《这边风景》的原稿,他写于1978年的这部反映新疆伊犁地区农村生活的小说,或许至今依然被尘封在箱底。

昨日沪深两市股指下台阶运行 在4月19日海南海口举行的新书首发式上,王蒙坦言,他本人看到这些书稿时都觉得有点陌生,但翻看时,他依然被里面描述的生活细节所感动。小说记述了伊犁的拉面是怎么个做法,也写到一位善良的维吾尔族女孩在新婚之夜按照习俗要帮新郎脱靴,被思想进步的新郎拒绝了。 当我读到这个细节时,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我怎么钻到人家洞房里去了!

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记录这份感动,王蒙认真修改这部长达七十万字的书稿,把 特别过分 的词句改成了相对客观的说法的同时,还仿效《史记》中的 太史公曰 ,在每一章的结尾设计了 小说人语 ,用79岁的王蒙今时今日的角度去适时点评和阐述 9岁王蒙当时的创作和思考,形成 79岁王蒙与 9岁王蒙的对话 。

王蒙介绍说,197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知道他创作了《这边风景》,邀请他到北戴河团中央的一个培训中心修改这部小说。等到修改完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创作于 文革 时期,难免受那个年代意识形态口径的影响,小说里有些内容在社会转折期的中国出版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于是,这部书稿上世纪80年代在浙江的《东方》杂志上集中发表了三四万字后,就没有再拿出来发表。

这也是王蒙在下放新疆16年里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在新疆,王蒙不仅经历了自己的政治低谷,更从一个青年人成长为 四十不惑 的中年人。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是王蒙真正与新疆农民同生活、同呼吸所产生的作品。小说以伊犁地区少数民族生活为原型,透过日常生活触摸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宗教文明,用王蒙自己的话说, 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从头到脚,什么都写到了 。

尽管如王蒙自己所言,写于 文革 背景下的这部小说,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突破,老老实实地写生活、写人物、写悬念、写故事情节,叙事方式也比较传统。但他始终坚持不写教条、不写口号。也正是这种既规矩又细致的写作,填补了王蒙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文学空白,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彼时的岁月填补了一个空白。 解放前中国文学作品很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文学作品也很多。但真正反映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的文学作品呢?

在王蒙看来,这部小说使他在最困难的时期回到写字台前,使他增加了写作的自信。 它使我相信,不论在什么形势下,生活不可摧毁,文学不可摧毁,世界不可摧毁。虽然政治有时候会歪曲生活,但同时,生活也会淡化政治、解构政治。在这个意义上,我是想说,在那些空白处,文学依然活着。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效果
长沙治疗子宫内膜炎多少钱
佛山市治疗白癜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