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南海双创大赛落下帷幕节能

2020-11-02 合山装修公司

10月31日,随着谁是创业+佛山市南海区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落下帷幕,第二届广佛国际创客节正式收官。

双创大赛由南海区政府主办,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承办。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大赛首次有海外科技项目进入决赛。10个决赛路演项目中,过半与制造业相关,其 中不乏柔性导电膜、生物活性玻璃等新材料项目。随着《南海区创客发展情况蓝皮书》在现场正式发布,南海释放进一步吸引创业主体落户的信号。

接下来,南海将用好用活政策,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为珠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年轻人打造创新创业的大舞台。南海区委、区府办副主任陈昭仪说。

文创红项目夺冠

首次有海外科技项目进入决赛

在一众参赛项目中,创业者吴武泽带来的文化创意项目显得相对特别。这是因努力打造优良投资环境为,大赛从今年8月启动起,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253个项目参加,涵盖新材料、环保、VR技术应用、餐饮、家居建材、 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家电、医疗器械等各大领域,其中文化项目虽占了一定份额,但并非最主要的项目。10个闯入决赛的项目中,过半与制造业相关,甚至包括了首次亮相南海双创大赛的海外科技项目来自新加坡的EMMA人工智能医疗推拿机器人。

戴着一个独特的蘑菇头造型头套,吴武泽在 台上用5分钟介绍了他担任负责人的广州蚊子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创办于2015年,推出了如今在络上颇具人气的蘑菇头表情包。他此番来到南海,正 是准备在这里开办第一家相关的文化主题餐厅。凭借这个项目,他在大赛中意外夺冠。我没想到我的项目会获奖。吴武泽说。

然而,梳理过去半年来南海在文化产业上的新动向,却不难发现该项目夺冠的高可能性。就在大赛启动前的6月5日,佛山市南海区文化产业创客协会成立,宣布将以文产融合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创客型青年企业家及人才集聚。

9月,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城市吸引人才靠的是政策、待遇,而留住人才靠的则是生活配套和文化消费,随着南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已成为刚性需求,因此南海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人才引得过来、留得住。

过去一年,以双创大赛为重要抓手,南海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项目的聚集,掀起了南海双创的热潮。我们正以此进一步连接珠三角地区创新创业资源和文化,弘扬创客精神,推动产业发展。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曹锡慧说。

集聚创新资源

是否落地南海成关键考量标准

延续去年的特色,与本土创业孵化力量紧密结合依然是大赛的重要亮点。

除了由本土创业孵化器担任大赛执行单位外,早在项目吸收、海选阶段,大赛主办方就进入了力合星空728创域、佛山英诺创新空间、广佛智城、志高创客等南海当地的创业孵化基地,广泛吸纳园区优秀创业项目。

是否落地南海是关键性的考量标准。大赛执 行单位、广东南海创业工场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赛程中设置的初赛、导师见面会环节,大赛组委会专门邀请了南海当地多家创业孵化基地的负责 人担任大赛评委,从项目的可行性、前景及南海产业兼容程度等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了综合考量。

决赛项目之一丹弗专注于机加工行业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正是一个从本地孵化器中走出的项目。我们在力合星空728创域孵化器里获得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并成功孵化,又在其推荐下走上了此次的大赛舞台。项目负责人陈盐说。

据介绍,该项目的创业团队成员大多拥有在华为 的工作经历,专注于机加工领域,通过提供工业大数据及智能制造服务,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将付款行为、加工数据、维保记录转化为客户动态征信、机加工行业数 据库。我们正在选址,计划落户南海丹灶,因为对我们而言,制造工厂是我们的主要客户,南海工业发达、对创业支持力度大,是很好的选择。陈盐说。

在决赛中,该项目获得了二等奖。据曹锡慧介绍,它将与其他获奖项目一道,享受包括租金减免在内的一系列创业优惠扶持,以帮助项目以及团队在南海落地生根。

发布创客蓝皮书

更加注重双创资源均衡分布

在大赛现场,《南海区创客发展情况蓝皮书》 (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传统全球生产络的价值链竞争正转为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我们需准确掌握和了解南海的平台、创客发 展现状,进一步优化策略,展示南海创客特色。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副局长徐婉贞说。

蓝皮书将创客定义为利用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而进行创业的人群。据调研,南海创客的创业以制造业为主,且呈现出行业集聚的趋势。例如,同样是新生代创客,丹灶的创客主要集中在环保科技、新材料、生态科技行业领域,九江的创客则主要集中在电子和渔业孵化两大领域。

在组织特点上,平台是南海创客资源络的重要纽带。对于新生代创客尤其是草根创客来说,其资源络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创客平台,这对平台的运营提出了较高挑战。徐婉贞说。

对于这一点,已连续两年担任南海区创业导师的佛山市大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坚强深以为然。去年,冯坚强作为创业导师,辅导一个教育培训类的项目获二等奖,目前该项目已落户南海,但囿于市场开拓力度有限,发展较为缓慢。

今年9月底,冯坚强成为了另类的创业者, 由其推动建立的佛山市英儒启航技术孵化器有限公司的孵化器正式揭牌。该孵化器为九江首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冯坚强希望通过在九江镇建设孵化双创基地,整合高 校、企业资源,助力南海、九江产业实现特色设计、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从创业者的角度看,南海创新创业资源更集中在中心城区、重点镇街,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我们也希望接下来南海能更注重促进资源分布均衡,营造更浓厚的双创氛围。冯坚强说。

■关注

南海构建梯度式孵化育成体系

加快完善扶持政策,搭建双创平台

随着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优秀人才、项目资源正加速向南海汇聚。在日渐浓厚的双创背景下,南海仍在不断加快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构建立体创业扶持新模式,为更多优质人才、项目的落户提供肥沃的创业土壤。

例如8月底,在南海区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分赛场大沥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广东中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区杰财凭借国际化项目一带一路非洲生态循环大农业一举夺得冠军,决定落户大沥。

依托南海正在打造的全球采购中心,我们将打造非洲产业融合平台,助力佛山制造业产品出口到非洲市场的同时,将非洲农产品及其提取物进口到国内。区杰财说。

作为双创大赛承办单位,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部门将继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并联合科技部门,充分发挥创业导师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

借力本土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系系主任、教授陈扬枝也是大沥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者。在总决赛中,陈扬枝凭借第一代线齿轮加工专用数控铣床开发与应用获得大赛银奖。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陈扬枝就带着线齿轮最新研究成果,与南海本土企业打造的孵化器平台中峪智能孵化器(以下简称中峪智能)成立合资企业,计划在1年半到3年的孵化期内,将线齿轮专用数控铣床的大规模生产变成现实。

中峪智能是中南机械集团打造的孵化平台。作为佛山首家企业平台型孵化器,中峪智能将借助中南机械在精密机械加工、数控装备整机研发和制造以及供应链服务方面的优势,快速促进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产品化、商业化。

在进驻中峪智能前,陈扬枝也曾接触过其他地方 设立的孵化器平台。我们可以依托中南机械的研发能力以及数控机床开发经验,解决项目落地痛点,将我们拥有的专利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在陈扬枝看来,中 峪智能孵化器专注于智能装备及新材料开发应用行业,是其最大特点,也是其最终选择进驻中峪智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中南机械已与南海区大沥镇达成了一项合作,任何一个孵化项目一旦进入产业化阶段,都可以直接落地到当地的产业园。这样的无缝衔接将加速项目的发展,令它的产品可以快速进入批量生产,实现市场价值。

构建立体创业扶持新模式

双创基因不仅在企业、孵化器内部涌动,也正加速流淌在南海区的每个角落。

2016年,南海出台《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专项资金使用配套文件,构建12345立体式创业扶持新模式,并重点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管理,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扶持政策。

南海也在有意识地对基地建设提供叠加式扶 持引导。根据《实施意见》,南海区的创业孵化基地中,被授予市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省级和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在获得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再由南海区 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50万元补助,以此扩大创业孵化服务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围绕区内重点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南海正 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加速搭建重大创新平台。2017年,南海区新增引进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共建华南产业基地。此外,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 创新研究院二期启动建设。与此同时,南海还与国内最大的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佛山技术转移 中心,目前后者已进入运营阶段。

将出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借力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为南海输送跨地域型 优秀社会人才和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土创新创业水平,促进金融与技术、资本与项目的融合。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政 府、媒体、园区、企业、民间孵化器等多方力量,推动南海区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助推当地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依托区内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 业,南海正大力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的建设,加快促进当地科技企业成长。数据显示,2017年,南海区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Youtube说孵化器1家,总量达到 6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1家,总量达到8家。新增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累计14家;新增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7家,累计13 家。至此,南海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梯度式孵化育成体系。

此次大赛引入了创业导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对项目进行修正、引导,帮助参赛者提升完善。此外,我们充分利用院校资源,将老师和技术骨干吸引进来,促进他们与项目对接,帮助项目不断完善。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南海区人社局)副局长曹锡慧说。

南海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南海区人社局将推动出台《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引进奖励和培养资助暂行办法》,并加强与南海区创新创业协会合作,发挥创业导师作用,推动南海双创工作。

阿巴西普
小儿厌食怎么办
小儿内分泌科
为你推荐